在政策调整的2000年与2004年,装机容量增速都非常快,分别达到了184%和325%。
泰国政府已经宣布出台计划大力扩张在泰国商宅和民宅屋顶安装屋顶光伏系统。此法规要求需要安装屋顶系统的家庭要从曼谷工业部申领许可证。
消息称政府提议支持在泰国安装10万个家庭光伏系统及1000个商业屋顶系统。这包括所有的可再生能源领域。这个工作组将建议废除一项法规,法规要求废除一项限定性法规。他表示:我们确信,很多家庭将参与到太阳能领域中来。曼谷邮报报道称:一个工作组已经组建,其任务就是制定一个涵盖FIT及其他支持政策的财务框架。
泰国能源部长PongsakRuktapongpisal表示:1000名位于泰国曼谷的泰国电气及电气工程研究所会员周二称下周将出台细节。泰国光伏协会会长表示:新制定的政策岁不理想,但是却也是一项很大的进步。国外逆变器公司经营困难,SMA预计2013年有可能亏损。
日本2012年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00%,中国增长超过100%。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光伏逆变器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光伏逆变器行业中的翘楚。欧洲规模最大的三家供应商总市场份额占比急剧下跌,第四季度,全球占比已不足30%。全球光伏市场在从欧洲向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及其他新兴地区转移。
战场没有永远的赢家,有的只是永不停歇的改变,未来的逆变器市场,三五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现象很有可能会出现,现在占据优势的企业其份额会被缩小。ABB拥有领先的电力与自动化产品组合,均衡的全球业务布局和服务架构,使其成为太阳能光伏市场重要参与者。
公司将减少欧洲的雇员,增加美国和亚洲等地的雇员。不少企业表示,随着国产逆变器企业的强势发展,西门子、施耐德等品牌将很快会被中国市场剔除出去。2013年4月22日,ABB集团宣布,经双方董事会批准,ABB将以每股6.35美元现金,或约10.28亿美元股权价值,收购Power-One。2012年,Power-One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运营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达到1.2亿美元。
2012年以下四家供应商业绩亮眼,分别为总部驻美国科罗拉多州的AdvancedEnergy、总部驻美国加州的EnphaseEnergy、丹麦企业DanfossSolarInverters以及日本企业Omron。对于逆变器的核心器件,如果中国不具备生产和制造这个水准,逆变器行业就永远强大不起来。国外厂商忙收购国外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主要生产厂家包括SMA、Power-One、Kaco等。今年,三大顶级光伏逆变器供应商依然为:SMA、Power-One以及Kaco。
SMASMA,全球逆变器龙头,2012年逆变器销量7.2GW,同比下降5.3%,市场份额由2011年26%下降至23%。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逆变器生产企业在2011年便已突破150家,且不论2012年有多少新进入者,单是去年的数据已经让行业显得臃肿异常,这些企业争食市场蛋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低价竞争态势进一步恶化
这种看法虽有点过激,但是至少反映了国内逆变器企业的豪情壮志,和对自身实力的那种自信心。尽管亚洲市场呈增长态势,但欧美供应商仍主导全球太阳能逆变器产业。
国外逆变器公司经营困难,SMA预计2013年有可能亏损。3月15日,SMA宣布了这一消息。Power-One就在本刊截稿前,爆出ABB收购Power-One的消息。光伏逆变器是电力电子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需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不过,随着市场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2012年欧洲供应商的地位有所下滑。对2013年的预期,公司逆变器的出口比例将从56%提高至70%,最好的经营情况是盈亏平衡,但不排除亏损。
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光伏逆变器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光伏逆变器行业中的翘楚。不少企业表示,随着国产逆变器企业的强势发展,西门子、施耐德等品牌将很快会被中国市场剔除出去。
本次交易将帮助Power-One获得ABB大量的研发资源、全球服务和销售能力,并补充ABB快速增长的光伏逆变器业务,增强ABB在电力电子领域的领导地位.Power-One拥有市场上最全面的光伏逆变器产品系列,涵盖从家庭到电力企业的各类应用,同时还拥有广泛的全球生产布局。今年,三大顶级光伏逆变器供应商依然为:SMA、Power-One以及Kaco。
日本2012年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00%,中国增长超过100%。Power-One拥有员工近3,300人,主要分布在中国、意大利、美国和斯洛伐克。
由于销售价格下降等原因,公司销售收入15亿英镑,营业利润1亿英镑,同比下降58%。SMASMA,全球逆变器龙头,2012年逆变器销量7.2GW,同比下降5.3%,市场份额由2011年26%下降至23%。处于下游的光伏逆变器企业,受到国家政策的惠及,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有望迎来春天。因此,以德国市场为主的SMA必须开拓海外市场来增加逆变器的出货量。
2012年,Power-One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运营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达到1.2亿美元。多年以来,ABB已经将其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到太阳能光伏行业,预计在2013年其光伏逆变器销售额将超过1亿美元。
然而国内逆变器企业真正要做的是在技术上创新,在实力上超越,中国所采用的逆变器核心元器件,全部都要依赖进口。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全文显示。
欧洲规模最大的三家供应商总市场份额占比急剧下跌,第四季度,全球占比已不足30%。2012年以下四家供应商业绩亮眼,分别为总部驻美国科罗拉多州的AdvancedEnergy、总部驻美国加州的EnphaseEnergy、丹麦企业DanfossSolarInverters以及日本企业Omron。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逆变器生产企业在2011年便已突破150家,且不论2012年有多少新进入者,单是去年的数据已经让行业显得臃肿异常,这些企业争食市场蛋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低价竞争态势进一步恶化。另外,Power-One还拥有与ABB电能转换业务单元相似的电力解决方案业务。对于逆变器的核心器件,如果中国不具备生产和制造这个水准,逆变器行业就永远强大不起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内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似乎因欧美的双反而因祸得福。
国光伏产业在经历行业寒冬后,国家相关部门鼓励国内光伏市场快速发展,出台了分布式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电网强制收购等政策,在一连串利好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大规模的光伏市场开启在即。2013年4月22日,ABB集团宣布,经双方董事会批准,ABB将以每股6.35美元现金,或约10.28亿美元股权价值,收购Power-One。
战场没有永远的赢家,有的只是永不停歇的改变,未来的逆变器市场,三五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现象很有可能会出现,现在占据优势的企业其份额会被缩小。该公司补充道,SMA已经向兆伏爱索支付了大约4000万欧元现金用于收购或者的股份,此次收购交易可回溯至2013年1月1日。
随着光伏逆变器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光伏逆变器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全球光伏市场在从欧洲向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及其他新兴地区转移。